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廣州舉行。交易會期間,廣東省農業農村廳舉辦“新形勢下農業出海交流研討會”,與會的相關部門負責人、專家等代表共同探討農產品和預制菜“出海”新動向,分享成功經驗,推動廣東農業企業拓展海外市場。
農業農村部貿易促進中心首席專家張明杰認為,當前中國農產品出口存在四個“轉向”:農產品出口額增速由快速增長轉向穩中略增、農產品出口額由長期超過進口額轉向持續大幅低于進口額、出口市場由發達國家和地區轉向共建“一帶一路”國家、出口品類由初級品為主轉向加工產品比重上升的多元形態。
2023年,廣東農產品出口總額躍升至1309.1億元,同比增長13.3%。“從農產品成品‘出海’到現在的產業體系‘出海’、品牌‘出海’、農業服務‘出海’,從單個企業主體到成鏈條的‘出海’,這實際上體現了廣東在這方面探索的一些先進經驗。”農業農村部農業貿易促進中心副主任趙立軍表示,面對國際市場的激烈競爭和國內資源環境的壓力,中國農業要以開放促改革,以合作促發展。
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陳東分享了廣東農產品“出海”實踐經驗。他認為,農產品“出海”是一項系統工程,離不開全產業鏈的通力協作,政府應提供政策護航、市場準入談判、“出海”綠色通道等,幫助企業降低成本、提高效率。
會上,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外事工作委員會、廣東省農業農村廳、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聯合發布《2024預制菜出海市場分析報告》(以下簡稱《報告》)。《報告》指出,預制菜作為食品加工產業中的細分領域,在發達國家已相當成熟,國際市場需求增量持續攀升。這對于正在尋求拓展海外市場的中國企業來說,無疑是一個重要信號。
去年,廣東預制菜出口金額達317億元,約占全國總量五分之一。陳東建議,要建立國際通用且領先的預制菜標準體系,覆蓋從原料供應、加工生產到終端銷售的每一個環節,讓預制菜成為最安全的食品品類。
此次會上,廣東省農業科學院、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聯合發布2025年“金牌年菜”爭霸賽評選標準及獎項設置方案。據悉,2025年“金牌年菜”爭霸賽評選日前啟動,旨在推動年菜進軍國際市場。
此外,新西蘭粵商會分別與廣州五粒星食品有限公司、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簽署出海“共享工廠”戰略合作協議、共建“縣域海外倉”戰略合作協議;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還與鴻禾國際餐企資源有限公司簽署關于共建“馬新RTC備餐良品交易平臺與展示中心”合作協議。(程景偉)